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新闻发布

宜春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召开《宜春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图片

     4月29日上午,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召开《宜春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市政府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高有亦出席发布会并致发布词,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村镇科科长毛三祥、村镇科四级主任科员杨军丽现场答记者问。
图片

市政府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 高有亦

发 布 词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借此机会向各位新闻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住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要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作为赣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始终将保护工作视为守护文明根脉的必答题。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公布215栋历史建筑和840栋传统建筑,涵盖了明清古宅、近现代特色民居等多种类型,形成了较完整的保护名录体系。通过实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农村党员包保传统建筑、传统建筑认养使用等创新机制,有效遏制了建筑本体老化、破损等问题,探索出“以用促保”的可持续路径。比如,丰城市建立传统建筑认养机制,通过社会认养模式激活传统建筑新生机,11栋传统建筑在认养后实现功能转型,打造为新时代文明活动实践站,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新阵地;有的被改造成农耕文化展示馆,为乡村记忆留存鲜活载体。

靖安县将“沉睡老宅”变身“吸金民宿”,在保留天井、木雕花窗等要素的基础上改善居住条件,成功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样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25年3月17日,市政府印发了《宜春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适应当前历史文化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管理体系,强化活化利用保障,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填补我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政策层面的空白,为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提供制度保障。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工作迈入规范化的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办法》作简要介绍。

一、出台背景

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我省也相继配套出台了《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均明确要求要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应保尽保”。因此,《办法》的出台既是贯彻上级精神的政治要求,也是破解保护难题的现实需要,更是延续文脉的时代担当。

二、主要内容

《办法》共二十七条,对修缮行为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对修缮原则、各级各方责任、修缮主体、资金补助等进行了明确,对修缮管理、资料存档、消防保障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以下重点内容。

第一,明确各级各方责任。一是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职责。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的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二是相关部门职责。住建部门负责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的监督指导、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安排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资金;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相关规划管理工作;文广旅、农业农村、消防救援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工作。三是村(居)民委员会和个人职责。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修缮工作;保护责任人负责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修缮。

第二,明确修缮主体。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产权复杂,保护责任人包括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管理人。所有权人不明确且无使用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履行保护责任人义务。保护责任人作为修缮主体,承担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费用。保护责任人承担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费用确有困难时,可由当地政府通过产权置换、收购的方式,对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修缮。

第三,明确修缮要求。一是建立修缮项目库。各地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梳理建立县级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项目库,对濒危亟需抢救性保护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应优先列入项目库。二是制定修缮计划。各地每年开展一次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状况评估,并于当年4月底前制定县级年度修缮计划,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报市级住建部门备案,并于次年1月底前将年度修缮计划实施情况报送市级住建部门。三是规范修缮行为。将修缮行为分为日常维护、整修保护和抢救性保护三类,落实修缮审批、监管、验收制度,将消防设施纳入工程建设内容,经批准的修缮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报当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存档。

第四,明确补助资金。对列入年度修缮计划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按照属地原则由县级以上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其中市级财政仅对中心城区(含袁州区、宜阳新区)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根据其产权性质及修缮工程造价确定。市级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修缮造价的20%,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同一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5年内只能申请一次修缮补助资金,特殊情况除外。县级补助标准可参照市级标准执行或由属地政府结合实际确定。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办法》贯彻实施各项工作,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也希望我市各新闻媒体加大对《办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1、我市在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成效?



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村镇科科长  毛三祥


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提质增效。

一是保护名录更加完善。常态化开展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调查摸底,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和专家学者参与,将符合条件的建筑按程序及时公布为江西省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逐栋建立信息档案,形成“一栋一档”,并实行挂牌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公布215栋历史建筑、840栋传统建筑,全部实现挂牌保护。

二是日常监管更加严格。将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内容,加强日常保护监管,坚决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乱搭乱建等破坏行为。联合市检察院成立全省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公益诉讼工作站和开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对破坏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和跟踪整改,借助法治的力量守护好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

三是活化利用更加有效。选择靖安县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公布12个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支持和鼓励在保护外观风貌、典型构件基础上,赋予历史建筑当代功能,与老百姓生活有机融合。 结合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盘活农村闲置传统建筑资源,推动全市101栋传统建筑活化利用为村史馆、非遗展示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现“老屋新生”,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政策机制更加健全。制定出台《宜春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审批、监管及验收等制度。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结合推进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建立农村党员包保传统建筑制度和推动乡村两级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推广建立认养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和本土乡贤参与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

五是资金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以县为主、市级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做好“向上争、向下筹、本级投、向外融”四篇文章,鼓励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支持各地通过发行政府专债、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统筹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根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共获得国家、省级财政支持1.18亿元,投入县级财政资金0.7亿元,发行政府专债0.3亿元,争取银行贷款0.8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8亿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2、请问我们如果发现身边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做些什么?



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村镇科四级主任科员 杨军丽:


根据《宜春市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管理办法》规定,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修缮的保护义务和修缮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保护责任人包括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管理人。因此,当我们发现身边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通知保护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修缮义务,并向当地住建部门报告。保护责任人可向当地住建部门申请进行安全评估,经评估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按照鉴定处理建议及时加固,进行抢救性修缮。情况危急且保护责任人未及时修缮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紧急排险,保护责任人应当配合,不得阻挠。当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时,保护责任人拒不实施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代为实施,当地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追偿修缮费用。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来源:村镇科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