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宜春市财政局《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做好2022年度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宜财绩〔2022〕7号)要求,我局对本部门整体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开展了全面监控,与年初整体绩效目标,特别是年初分项绩效目标进行了比对,对完成情况和预期实现程度说明如下:
一、?绩效监控开展情况的简要说明
2022年,我局充分履行职责职能,严格按财经法规及制度使用、管理资金、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狠抓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保障单位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三是所有支出全部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通过会审联签,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四是资金使用无虚列支出及随意使用现象,无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二、监控结果总体分析
从我局全年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监控来看,我局各项重点工作按照计划节点实施,受疫情影响,各项差旅费、办公费、公务接待费开支较少。各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2022年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
以宜春入选第一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契机,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宜春市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启动实施十大行动,谋划2022年度项目573个,目前开工539个、开工率94.1%、完成投资约554亿元。优化交通布局。投资52亿元、全长30.87公里的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已完成90%,18座桥梁全部贯通,计划12月通车运营。宜春大道改造工程于7月1日实现全线贯通,打通了中心城区南北交通大动脉。推进海绵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建设,促进城乡面貌改善、打造宜人宜居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22年我市成功入选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达标排水分区面积达到建成区的35.31%。启动33公里环城绿道建设,串联起多个大型公园绿地。将中心城区43座山体分期分批建成公园游园、湿地公园,建设智慧体育公园及大塘、官园、张家山体育运动游园等7处。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城区今年重点实施八大类168项创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26条主次干道、21个交通路口改造,31条背街小巷改造、7座城市公厕及7825个公共停车位建设,受到群众好评。在全省率先推进弱电管线整治,美高梅手机版_mgm美高梅官网-彩客网重点推荐:成立工作专班,出台治理方案、技术导则,各运营商累计出动人员2.4万余人次。目前,全部495个整治点位完工450个、完成投资六千万元,共拆除光缆1550余公里、等于宜春到北京,新架设光缆1100公里、等于宜春到上海,熔接光缆20余万户。
(二)公租房、老旧小区监管项目
1、公租房管理方面。一是公租房管理信息化。作为全国公租房APP应用试点城市,今年,市本级的公租房相关工作继续采取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线上管理的方式。截至目前,市本级公租房APP系统访问量已达到20.5万余次,通过公租房系统申报1.4户,审核通过1230户。完成了市本级755户家庭的公租房摇号分房工作,其中,226户家庭实施实物保障,529户家庭实施租赁补贴保障,实物中签率30%。启动东升花园、怡欣花园智能化改造工作,预计12月底前完成改造工程。二是加强违规违约行为整治。2022年全市查处各类违规行为429起,处置公租房违规家庭361户,其中:通过公租房违规转租转借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公租房违规家庭242户,完成整改115户;通过年初廉租房资格排查工作查处公租房违规家庭119户,清退95户,追缴拖欠房租近150万元。
2、老旧小区改造方面。2022年我市纳入国家计划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4个、44504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小区开工率100%。完工133个,小区完工率81.1%,提前完成“年底前完工率达到75%”的目标任务。中心城区改造任务共55个小区、15355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52个,完工率94.5%。7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宁率第一监督小组对2022年度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在视察完袁州区、宜丰县、上高县的旧改进展后,对各地的工作予以了肯定。
(三)2022年防范化解住建领域风险项目
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一是营商环境。践行三拼三促“一线工作法”,全体班子成员赴各县市区住建局开展“四个一”调研,召开圆桌会议13场,走访企业近百家,协调解决问题70多个。推动“放管服”改革,梳理各科室对外办事流程86项,其中简化74项,办理时限缩短60%。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打击一批违规违法招投标行为。出台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办法,针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每次执业行为量化打分,对执业操守信用分不合格的从重处理。二是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在建工地扬尘治理“6个100%”,实施“绿黄红”牌监管机制,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工作总体平稳。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截至9月底,各地完成投资1.92亿元,新增乡镇配套污水管网155.6公里、改造污水管网15.6公里。三是风险防范。开展房地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行动,全市36个问题楼盘已化解或基本化解29个,化解率80.56%,其它未化解的稳控率100%。开展全市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161万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4.6万栋,全市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完成率100%。全市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房屋293栋,已全部落实整治措施。
(四)市政房建项目管理项目
1、房地产业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心调控,1-10月,新建商品房近700万平方米,房地产税收32.25亿元,占我市全部税收收入9.2%。特别是出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23条措施,6-9月商品房销售17745套、243.6万平方米、167.9亿元,比1-5月分别增长34.6%、64.7%、70.6%,被兄弟地市誉为“宜春模式”。
2、建筑行业方面。目前我市规上建筑企业735家,特级2家、一级120家。1-9月,全市建筑业产值达330.5亿元、增长10.9%。实施装配式建筑223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建筑能耗实时监测。
(五)中心城区购房和销售补贴政策资金项目
该项政策自6月1日起施行,是我市第一笔通过惠企通平台拨付的惠企利民资金,财政已安排1.38亿元补贴资金,购房和销售补贴发放到位。
(六)?宜春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项目
财政已安排资金28万元,尚未使用。该项目已按合同约定支付第一笔款项。
(七)2022年宜春市中心城区“房票”契税奖励项目
财政已安排资金119.4548万元,全部支付完毕。共发放164户持房票购房户契税奖励,发放比例100%,奖励过程畅通,各责任单位任务明确、各流程畅通。
(八)编制2021至2023年宜春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报告项目
该项目2022年度自评估报告已完成。
(九)申报2022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服务费项目
参加申报2022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该项目中标金额为97.8万元,申报材料已完成,待支付服务费。
(十)宜春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奖补项目
财政安排资金4万元,但目前尚未出台奖补发放方案,目前正在抓紧制定。
(十一)宜春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扩建项目
目前完成当年宜春市9各县(市)和4个区共34栋建筑,74.7万平方米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完成系统功能扩展。该项目已完成。
(十二)不动产数据共享平台升级和数据整合项目
该项目可规范住建和不动产登记两个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标准,改变共享方式,由中间库改为点对点直连,提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确保数据及时、精准、高效,维护企业群众利益。合同已履行完毕,正在向财政申请资金。
(十三)宜春市王子巷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项目
该项目全面准确的反映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现状情况,已完成测绘历史建筑数量82个,测绘建档数据质量可靠。项目已验收,正在办理款项拨付手续。
(十四)2021年中心城区第二批排水管网建设项目
完成渥江路及周边污水管新建工程、大塘片区主排水管网3、4缺陷整治工程,其他工程正在按进度施工。
(十五)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奖补资金项目
财政安排资金80万元,目前只收到4台住宅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的申请,按照5万元/台标准,已支付2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风险隐患大
住建领域长期积累和新增加的风险隐患凸显,在建工地、老楼危楼、建筑火灾、洪涝灾害等事故易发多发,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如今年全市建筑施工领域已发生5起事故、死亡6人,同比减少5起、减少6人,其中高处坠落占60%;一些地方对自建房隐患排查不到位、管控不严格,甚至存在D级危房有人居住或经营的情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新建项目少
今年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比往年相比,无论项目数量、投资额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且以往年的续建项目为主,新建项目偏少;2023年新建项目,据初步调度,仅有22个项目,部分区项目为零。同时,由于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先期建设标准不高、设计能力不足,产业园区及县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方面存在短板弱项,城市空间不够通透、风貌管控不够有力、文化特色不够彰显,村庄和农房建设缺乏有效管理。
(三)产业转型慢
受宏观经济形势、新冠疫情冲击,房地产下行压力较大,商品房去库存周期变长,传统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亟待转变;个别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显现,问题楼盘、逾期项目增多;本地资质等级二级及以下的建筑企业占全市建筑业总承包企业的80%,核心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缓慢。
(四)行业监管难
造价资质全面取消、招标代理资格全部废止、物业资质认定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修订,相关行业管理文件尚待重新修订,但中介机构事前审批、事后行政处罚均在其他部门,我们在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管方面缺乏有力抓手。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条工作主线,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宜春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贡献住建力量。
(二)抓好六大重点。
一是功能品质提升。编制《宜春市城市更新建设规划(2022-2025年)》,开展城市年度体检评估,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中心城区计划实施项目51个、投资约98.9亿元,重点推进宜春大道南延、袁山二桥、禅博园东侧路等项目,提升改造背街小巷60条。开展2023年海绵城市自评估工作,推进“一江六河”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实施袁河及其支流防洪除险和水系连通工程。
二是住保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市开工6683套;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计划发放租赁补贴3530户。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改造老旧小区147个、3.7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6058套,建成2600套。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实现“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加强建筑业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做强一批本土骨干企业。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级及以上建设标准,力争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32%。
四是历史名城创建。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要求,制定《申报方案》,加快推进袁州古城王子巷—大坪里历史文化街区、沙子巷—五眼井文化展示街区、春台历史文化公园、灵泉池市民休闲公园、大成殿周边复建及大成广场、市政道路改造项目,申请批复原江特电机厂区为中心城区“第二条历史文化街区”。利用中心城区43个山体和水系,打造多样立体、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体系,实现市民出门入园、转角见绿。
五是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农村危房改造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创建20个美丽乡镇示范镇。注重农房设计、工匠培训与管理,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农房建造方式。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实施定期监测、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深入排查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7户。
六是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政务服务“四减一优化”,常态化落实领导挂点帮扶、政企圆桌会议、驻企特派员等制度,建立企业群众诉求收集、办理、销号台账,认真践行“三拼三促”,全力打造最优住建营商环境。
附件: